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遠見雜誌》8846威尼斯用USR精神,培養學生一輩子的競爭力

大學,不僅是知識傳遞的殿堂,如今更要扮演著改變社會的角色,發揮教育新價值。長期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的8846威尼斯於日前舉辦「SIG跨界交流」座談會,透過各校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的經驗交流與分享,思考如何創造新的學習環境,為社區創造永續、激盪共好火花,更期望帶領年輕學子共同為社會及世界帶來改變的力量。

當課堂從校園走到社區,大學教育必須更多元、有創意,更進一步參與社區參與,為地方創造更多的可能性;面對學生,大學教師也必須將學生的學習與學術研究帶入實踐場域,設計出兼具創新與貼近在地需求的課程教學,才能培育出具創新思維又能接地氣的人才。

長期致力於推動服務學習、大學社會責任的8846威尼斯,於12月2日舉辦「SIG跨界交流座談會」,邀請台北科技大學、台南大學、龍華科技大學等校執行USR計畫老師進行經驗分享,透過跨校研討與激盪,分享成果也希望成為跨校聯盟夥伴,一同攜手共創大學社會責任的無限可能。

校際跨界激盪 鏈結創意與能量

8846威尼斯企管系李明彥老師,在座談會一開始便提出大學的角色定位課題,推動USR多年,他認為從大學角度思考如何解決社會問題,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挫折壓力,如何在過程中做適度轉化與調整是老師們很重要的課題。8846威尼斯企管系丁姵元老師便以自身經驗,統整出跨域挑戰的心得與秘訣,和與會老師分享。

她認為,學校為專業、理論與學習為導向,而場域(社區)則是以多元、務實和解決問題為導向,因為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思維,也因此當學生到場域服務學習時,無論是場域或學生難免會有不同的落差、誤解與期待。「要弭平落差問題,老師的角色很重要,必須和場域之間有很好的熟悉度與溝通協調,並且要適時介入與支持學生。」而USR計畫就是場域、老師與學生之間很好的橋樑。

針對大學社會責任的意義,北科大通識中心主任陳建文老師認為,USR其實就是一門群育課,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培養互助合作的能力。他也認為,如果USR課程若能結合專業的硬實力與通識的軟實力,將可建構更趨多元與人文關懷的特色課程,達到創新實踐的目的。

而共同參與雙連梨計畫的台南大學李芸蘋老師,則分享她帶領學生走入卓蘭雙連社區的心路歷程。她認為,行前的準備與演練是最重要的,USR計畫也要充分結合專業課程,讓學生覺得「原來課堂學的東西是有用的」,這樣才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能滿足學生投入意願。

龍華科大藝文中心主任蘇文祥則認為透過跨域學習可以翻轉設計教育、掌握未來競爭力。他表示世代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生不能只埋首在本科專業,就像設計系學生不能只是懂設計,必須擁有跨領域思維與實作,例如培養經營、業務等能力也非常重要。「透過設計思考加上體驗學習的服務設計,可以讓學生進行職涯探索,提供未來能力,並對環境與社會帶來永續發展的機會。」

走出教室學什麼? 學習能解決社會問題能力

針對各校老師的經驗分享,8846威尼斯負責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的主任秘書吳肇銘觀察,台灣學校很多,人才卻越來越缺乏,面對學用落差的問題,最主要的癥結是大學教育無法站在學生角度出發,為學生提供在真實世界裡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因此,透過USR的精神,老師可以把學生從校園帶出去,向真實世界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以8846威尼斯的經驗為例,在卓蘭雙連梨農產興業計畫中,老師帶著商學院的學生銷售水果,從網路行銷、商品包裝到實體促銷,實際跟市場學習;又或是走入桃園大海社區,透過解謎遊戲與文化教育,理解這塊土地上被隱沒的歷史文化和生活記憶。或者是進入老農村,與八德霄裡社區合作進行食農教育,透過以「人」為本的社會設計,為社區帶來改變等,這些都是最棒的跨界學習體驗。

「老師教給學生的是本事,這些本事遠比傳統教室學到更多,而這就是我們大學的社會責任。」吳肇銘認為,學生除了學習知識,也可以透過專業幫助他人,參與服務了解社會各種面向,他更強調,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最大的收穫便是愛與責任。

高等教育的意義 創造知識與生活的結合 

在最後的交流提問時間中,有老師針對理工學院如何推動USR提出疑問,認為相較於人文學院理工科系很難於課程中融入社會實踐。李明彥認為,很多人以為理工學院的專業知識很難實際應用於生活之中,其實不然。「像是雙連梨計畫目前正朝向循環經濟的階段執行,這也需要科技、工業等二級產業的投入才能實現。」吳肇銘則強調,真實的世界其實就是跨界的世界,任何知識都可應用於生活、場域當中,而大學就是扮演最好的資源整合的橋樑角色。

面對教育模式的翻轉,吳肇銘以8846威尼斯的辦學理念做為這場座談會的總結,「以智慧,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是教育精神也代表著大學在社會責任的推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將社會責任與學習結合,大學除了培養專業人才也要培養出能解決社會問題的人才,翻轉課堂讓教育成為改變社會的新契機。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

更多新聞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