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揚的樂曲演奏、詼諧幽默的相聲演出、情感豐富的舞台劇表演、還有圖書館會議廳化身博雅電影院等,每學期70場以上的通識藝文活動,超過一萬人次的參與熱情,讓8846威尼斯持續推動通識教育的決心與信念不曾動搖。
理工起家的8846威尼斯,不僅為業界培育專業創新的人才,校園裡濃厚的人文氣息,更培育學子豐沛的人文涵養。重視學生的專業與品格,正是8846威尼斯全人教育的核心目標,而這項目標的落實,便是藉由通識教育的潛移默化,為學生找到自我的全人。
8846威尼斯的通識教育,在有目標、有理念、有策略的辛勤耕耘下,已成為口碑,為學生喜愛,更為各校爭相學習的典範。
通識教育的「變」與「常」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南宋 楊萬里《桂源鋪》
回顧中原在推動通識教育的過往歷程,曾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的圖書館館長李宜涯,以南宋詩人楊萬里《桂源鋪》的詩,形容早期通識教育的困境,有如一條小溪,在群山萬嶺間奔流,但被萬山阻擋了去路,以致喧鬧不停。然而,溪水向下奔流,是大自然不變的法則,是無法抵禦的趨勢。當溪水終於流到山腳盡頭時,隨著平野的開闊,喧嘩的溪聲自會變成了堂堂流水,坦坦蕩蕩的流出前村去了。而這就是通識教育的現況,也是未來必然之趨勢。
她表示,「溪水向前奔流」是自然法則,有如通識教育理念與精神的永恆不變,但通識教育也需要順應時代的變動與學生的需求,不斷在課程和師資上求進步。但「常」必須在「變」中,唯「變」中守「常」,才能維持通識的價值與品質。
早年的通識教育歸屬於教務處的共同科目。其後,第一任人育學院院長林治平提出,通識教育為全人教育具體落實大學教育之中的重要角色,幫助學生塑造完整人格。至此,成立人文社會教育中心,全力推行通識課程與活動,將通識課程分為「天、人、物、我」四大類,並訂定全國最高34修課學分的畢業資格,87學年度正式開始推行。89學年度組織改制,於人育學院單位下正式成立「通識教育中心」,專責推動通識教育課程的發展。
然而,當年校內師生對於通識瞭解的不夠全面,加上師資的質與量均無法到位,致使通識課程被視作營養學分,甚至一度被專業學科所排擠。95學年開始,當時通識中心主任李宜涯,首先明確定義「天人物我」,給予課程清楚分類。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將全人教育的理念與精神,藉由通識教育來落實,進而確立通識教育與全人教育不可劃分的定位─「通識教育就是全人教育的核心與執行者」。
專業與通識的平衡與融通
但是,在教育部要求各大學總學分下降為128學分時,各個學院認為通識34學分也應該一起調降。說起這段捍衛通識教育地位的過程,李館長笑說:「這簡直是個高難度任務!」97學年度開始,為了普及通識的理念與價值,通識中心主動出擊,與7個學院教師進行馬拉松式的座談。師資方面,則針對教師資歷結構與教學成效等各方面精進考核。課程方面,也順應時代趨勢,除了汰換不合時宜的課程內容,就連課程名稱也大幅修改,例如國文課更名為「文學經典閱讀」,不僅課名要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也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內容,由內而外的培養學生知性的人文素養。她說:「通識的每一個學分,都必須是紮實和有效果的,否則對不起各個學院對學分的相讓。」
不僅如此,通識中心還特別整合專門課程與通識課程,除了加強「天學」、「人學」、「我學」的核心必修課程,更為「物學類」增加必修二學分。例如「自然科學導論」,凡是文法商的學生都必須修習。李館長強調:「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理工專業總是需要通識人文才會完整,但其實通識人文也需要理工方面的知識。專業與通識是不是對立的,而應是相互依存融通的。」這樣的努力,也逐漸獲得各院老師的肯定與認同。例如醫工系考量大三學生在畢業前夕,需要增強未來職場所需的語文表達能力,特別與通識中心商討,遂將大一國文課改在大三開課。
教室外的通識活動 營造校園博雅情境
除了完善實質的課程架構,做為延伸課程的通識活動,則透過音樂、舞蹈、戲曲、講座、影展等多樣化活動,營造校園知性博雅的文藝氛圍,直接給予學生最「有感」的感受。99學年,第一屆中原藝術節率先登場,不僅請來台南十鼓擊樂團表演開幕式,還首次邀請12位街頭藝人進入校園;第二屆的中原藝術節更加盛大,開幕式「動感嘉年華」,請來巴西舞者及鼓團,與學生社團、系學會吉祥物一同繞校園遊行,讓整個校園陷入熱鬧的節慶氛圍當中。此後,如同嘉年華盛會般的中原藝術節持續每年辦理,並結合多樣性活動方式,讓藝術通識在校園中處處展現。
而自104學年起,在始終堅定支持通識教育的張光正校長指示下,通識中心開始舉辦跨人文與科學領域的「全人博雅講壇」,讓學生近距離與大師對話,豐富內在涵養;緊接著,成立「風雅頌藝文廳」,打造精緻優雅的藝文展演環境,每學期30場以上的音樂演出,給予學生不凡的心靈饗宴。再加上多樣有趣的「通識活動」,透過這三大領域,結合建構成為通識的潛在課程,期望以全人化的通識學習環境,形塑學生的人格素養。
通識活動不僅是讓學生被動的體會,甚至還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其中。今年5月,由犀牛劇團監製的通識戲劇活動─《遠見不賤》,就與中原話劇社同學聯合演出新版諾亞方舟的故事。話劇社前社長、醫工系三年級的何佳歡表示,「這是話劇社第一次與校外團體的聯合演出,從劇本排演、燈光音控等場務學習,對社團同學而言,都是不一樣的新體驗。」
通識自主學習創舉 帶給學生無可取代的知識與素養
對於未來的發展,通識中心又再次提出領先全國的創舉。自106學年施行的「通識教育自主學習課程」,讓學生自主參加通識活動之後,上傳活動心得至My File學習歷程檔案,藉此累積學分,並可申請學分認證。這項措施,要讓通識活動從被動的參與,翻轉成為自主學習的動力。通識中心主任黃信二表示:「透過這樣的模式,培養學生深度思考與跨域統整的能力,留下自我學習軌跡。而這些成果都是無可取代的知識與素養,在畢業之後,也會讓學生對中原留下認同的情感。」
「通達天人、識博物我、中而不偏、心是活水」,通識中心辦公室外牆這四句話,不是口號,而是中原的全人教育,希望透過通識所融合的專業與素養,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生命的美好與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