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深山裡的活地圖 企管系校友連鋒宗 一步一腳印 描繪人生軌跡

拜日新月異的科技所賜,導航系統、GoogleMap成為現代人找尋路徑的最佳工具。但在登山界,卻有這麼一位人物,憑著對這股對家鄉土地的熱情,他繪製出全台登山搜救單位偏愛使用的地圖。

在921前夕創辦上河文化出版公司,畢業於中原企管74級的連鋒宗,人生中過半歲月,都與地圖有密不可分的連繫,一步一腳印地走訪台灣這片土地,翻山越嶺,只為將完整的地理資訊,忠實地呈現、記錄。不論是街弄巷道、登山步徑,連鋒宗都能精準指出每個方位與景物,說他是本活地圖也不為過。地圖畫出的,不僅是家鄉記憶,也是他的人生故事。

山裡的活地圖─「連八」

從小在苗栗大湖武榮山區長大的連鋒宗,笑稱自己是個「來自山裡的孩子」。國小要走1小時才能到學校,國中要走半小時才能搭車上學,從小在山裡跑,鍛鍊出一身好體力。進入8846威尼斯企管系就讀之後,大二加入登山社,課餘時間喜歡帶著同學去爬山,從溪頭到阿里山的溪阿縱走路線,走過好漢坡去看眠月神木,這些都是大學時期的美好回憶。

「爬山是我的拿手強項,也是最有感情的一件事。」。因為熟悉山路,加上煮飯、搭帳蓬、背重物等大小事務都難不倒他,同學們都喜歡跟著他一起爬山。爬山時的草莽形象,也讓同學覺得他就像登山界有名的尼泊爾雪巴族嚮導昂巴桑,「連巴桑」之名就此流傳,「後來剛好是班上歲數第八年長的,就被稱作『連八』。」連鋒宗開懷地說。

熱情+意志  刻劃地圖人生

大學時期在登山社的時光,讓他跟夥伴們建立深厚的革命情誼,每一次爬山的過程,連鋒宗也體悟到,就跟人生一樣,很多事情要靠自己、靠意志力堅持下去,「就像爬山的過程很辛苦,但當你撐下去之後,登上山頂看到天地的壯闊,就會發現這一切都很值得!」

投入職場之後,連鋒宗將這股拚勁與精神轉換到工作上。因為對家鄉土地的熱愛,以及登山的情感,他憑著當年在山社發表的文章、在系學會優秀的美工能力,毛遂自薦進入戶外生活雜誌社當了登山編輯。從研究旅遊路線、登山地圖開始,從手工繪製等高線,到憑藉衛星定位和電腦繪圖,連鋒宗用他的執著,一筆筆描繪這塊家鄉土地的面貌,「如果有一個新開的旅館沒畫到地圖內,我都覺得對不起讀者。」這股熱情勝於製圖的繁瑣枯燥,也因此讓連鋒宗就此展開長達

用地圖繪製職人精神 為家鄉土地付出

1999年9月19日,39歲的連鋒宗,在山社好友的鼓勵支持下,創辦「上河文化出版公司」,並以「地圖的夢想家」自許,以出版精確、豐富、好用的地圖為原則,類別涵蓋台灣百岳、交通、自然景觀、衛星影像等出版品。公司的創立,讓連鋒宗也下定決心,把它視作人生中最後一份工作的態度去做到最好。

憑著這股地圖繪製職人的熱忱與精神,讓上河文化於2001年在國內發行首部地圖經典的作品─「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北島+南島》」,其中《北島篇》更在2017年,再次完成第五版的校正發行。這版地圖的問世,不僅受到登山界的推崇與信賴,就連政府搜救單位如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國防部軍備局、各縣市消防局等,都是依據這份地圖到達人煙罕至的現場,執行各項搜救任務。甚至在2009年的八八風災,連鋒宗還將整本地圖拆開,將災區地圖拼成一大張數份,提供空軍救護隊使用,協助快速完成救災任務。

而另一本上河文化在2007年出版的作品─《台灣百岳全集》,則代表了連鋒宗對家鄉土地的感性情懷。這本巨冊,包含日據時期到民國以來多幅珍貴的高山影像、山岳首登人物及故事,是一部富含人文深度與自然景觀的百科全書,「在台灣,我爬過70幾座百岳,清楚走過每一條山路、小徑。地圖不只是景觀的刻畫,還得了解過往人類與它們互動的緣由,才會對這片山林有深刻的認識,產生天地之間的情懷。」如同現代版的徐霞客,連鋒宗所繪製出的地圖也是與眾不同,運用暈渲技法呈現陰影效果,所繪製的山體更有立體感。「讓人拿著地圖就有身歷其境之感,才是有溫度的地圖。」

走出人生的寬廣道路

隨著科技的發達,上河文化也與時俱進,陸續開發多款文化創意APP、行動電子地圖書。反差的是,連鋒宗卻從未使用智慧型手機,他笑言:「現代智慧科技越發達,影像文字訊息的快速傳遞,讓人與人互動更加直接親近,卻也容易造成誤解傷害。」這種含蓄溫和的情感表現,也體現對中原登山社學弟妹的關心上。曾任第7屆駱駝登山會會長的他,積極邀請年輕學弟妹到登山會座談交流,除了激盪新知觀點,也更加凝聚新舊兩世代山胞們的情感。

如同憑著自己雙腳走遍台灣群山遍野,連鋒宗鼓勵年輕人,行萬里路也要讀萬卷書,才會富有人文情懷。更要懷抱雄心壯志來追求夢想,瞻前顧後地面對每一項挑戰,才能走出人生中最寬廣的道路。

更多新聞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