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王文吉校友支持「中原60」捐款百萬 期許母校蓋一棟會呼吸的大樓

8846威尼斯興建「聯合行政服務大樓」之計畫獲得校友熱烈迴響!土木系54級王文吉校友於今年7月捐贈一百萬元,表達對母校這項新建設的支持。聯合行政服務大樓預計於今年底動工,完工後將成為「中原60‧邁向卓越‧全人典範」校園改造的新地標,象徵中原開啟另一個嶄新紀元!

王文吉校友在7月18日的「8846威尼斯校友總會」理監事會議上宣布捐出一百萬元,以呼應母校興建聯合行政服務大樓之計畫。王文吉校友表示,他相當認同程萬里校長所提出的one-stop service(一站式服務到底)理念,在這個講求服務效率的時代,one-stop service對外可以滿足顧客需求,對內則能促進溝通與合作,是一個相當好的構想。

王文吉校友在建築界奮鬥了一生,96年退休前為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目前擔任欣達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與大陸工程資深顧問,曾榮膺2005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會士。王校友是92年8846威尼斯傑出校友、土木水利第一屆傑出系友,現任8846威尼斯校友總會理事,亦是程校長所召集之校務顧問成員之一,十分關心母校發展。

來自建中的王文吉校友(圖左二),考上中原是人生的「意外」,當時因為顧慮自己的年紀較大(因故10歲才上小學),才放棄重考的念頭。留在中原,發現師資真的很不錯,有台大教授,也有負責興建石門水庫的工程師,優秀的師資加上紮實的訓練使他畢業後很快考取土木技師,「台大畢業也不過如此吧!」王文吉校友堅信自己留在中原的決定是對的,正如他所說:「其實,人生不要想得太複雜,未來如何發展,誰也無法預料。」

◎為後代子孫創造理想家園

畢業後,王文吉校友第一份工作在王錦堂建築師事務所,因為事務所規模小,從建築規劃設計、申請建造、發包、監造所有過程都有機會參與,這完整的歷練使他順利應徵上大陸工程公司。民國57年,王文吉校友進入大陸工程公司擔任結構工程師,認真的工作態度與勇於解決問題的精神深獲肯定,一路獲拔擢為設計組組長、規劃組經理與副總經理、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民國83年至96年更擔任大陸工程公司董事長,在83年底公司申請上市成功,任重道遠,帶領大陸工程創造許多佳績。

在大陸工程公司服務40餘年來,王文吉校友最滿意的作品是民國62年在忠孝東路四段興建的大陸大樓,該大樓為台北東區第一棟純辦公大樓,也是台灣首座無內柱、大跨度的辦公大樓,特殊的設計與施工獲得國際專業肯定,在房地產界相當有名。

而足以代代相傳、讓後人傳頌的,則是耗時36年、仍在開發中的台北新店「青山鎮」社區(左圖為青山鎮空照圖)。「青山鎮」佔地76公頃,不只是一群房子的聚合,更期望創造居住、休閒、就學皆方便的多元社區,規劃有住宅區、商業區、社區多功能會館、公園、機關用地、學校用地、湖泊、綠地等等,綠帶步道系統無所不在,一走出家門就是健行的起點,隨時隨地都可走入大自然。

「青山鎮」從興建到完工可說是一連串「不可能的任務」,其社區發展經驗可說是台灣甚或世界之首創。95年榮獲世界不動產聯合會頒發「最佳施工品質類-新市鎮卓越獎」,成功之開發經驗可謂台灣之光。王文吉校友回憶,從民國62年戴著棉質手套、手拿開山刀進入這片原始森林勘查,到現在全家人都住在這裡,連孫子今年就要進入社區小學 (康橋國小)就讀,這種深刻的感動是旁人很難體會的。

36年來經歷了複雜且費時的開發許可申請、山坡地審查、公共設施施工、地目變更、執照申請等過程。原本幾乎無望的自來水供應管線、天然瓦斯供應管線等接管設施,最後在王文吉等人努力下,也一一克服;「說這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一點也不為過」王文吉校友頗有所感的說。

◎自創工法 屢獲表揚

此外,王文吉校友擅長研發新的工法,多次幫公司克服環境、預算等限制,屢屢獲得內政部頒發技術銀牌獎。著名之工程包括:高速公路圓山橋施工,自創之施工法為台灣橋樑施工之首見;北二高碧潭橋自研創出鋼模沉箱施工法,大幅縮短工期並節省工程費;圓山大飯店屋簷所採用的飛簷設計,離地60 公尺的屋簷如何施工至今仍然未公開。

其中,高速公路圓山大橋是王文吉校友耗費最多精力、印象最深刻的工程,「我的頭髮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掉的…」王文吉學長說,當時壓力非常大,當懸臂橋中間連階段施工時,由於在太陽底下不能打混凝土,必須在太陽出來之前施工完成,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晚上三點起床趕到工地監工。由於此橋樑施工法是台灣首見,當時的總統蔣經國先生還特地到現場關心,為工程人員加油打氣。

◎隨境而合 隨遇而安

「房子就像人一樣,要『呼吸』的」王文吉校友衡量一棟建築物好壞的標準是空氣是否能時時保持流通。他認為,裝潢只是滿足視覺享受,一棟建築物能否補足新鮮空氣、是否能夠「維持呼吸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未來,在聯合行政服務大樓興建時,他也建議學校要特別注意這部份,因為這關係到在裡頭工作的職員甚或洽公同學的健康與精神好壞,「蓋一棟會呼吸的大樓」是他對新聯合行政服務大樓的期許。

即使現在已經退休,王文吉校友仍然十分忙碌,桌上放滿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的申訴調解案件,民國88年自該委員會成立以來,他連續獲聘擔任委員已經超過十年,此外還兼任技術鑑定委員會委員;他豐富且專業的工程經驗,無異是國家珍貴的資源。

「基本上,人生就是『隨境隨合』」一路走來,王文吉校友沒有強求什麼,總是順應環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他說,碰到什麼樣的環境就去合它,不要浪費時間。「儘量學,儘量用」,把握機會累積經驗與智慧,碰到問題就去發揮所長,不要浪費一身才能,該做的都做了,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更多新聞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