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5073
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魏立心榮獲111學年教學特優教師

《111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通識中心魏立心:用生活去創造藝術,讓藝術融入生活

喜愛大自然與擁有強烈好奇心的立心老師,很享受獨處的時間卻也喜歡與人互動,兼具藝術創作者的內向與外放,於是放棄單純的藝術創作,而是選擇在2006年開始於8846威尼斯任教。並且在因緣際會下,能有機會參加校方所安排,前往新加坡的全英語授課訓練,使得日後在規劃全英語授課課程能更加全面及完善,非常感謝學校提供的機會。

藝術源於生活 生活創造藝術

在課堂介紹作品時,立心老師不僅著重在視覺的分析,更會探討藝術家的創作動機跟理念,如此能加深學生對於作品的理解,也會適時幫助拓寬學生對一般傳統藝術的想像。學生在課程中,將自己的體悟、想法轉譯成藝術創作,進而表現出自身關心的事情或議題。藉由此過程,學生能發現創作並非遙不可及,而且藝術可以是貼近生活的。

對於學生來說,藝術創造可能相對陌生,立心老師相信只要有足夠的動機、有責任感,每位學生都能做出屬於自己的作品。在「環境藝術」通識課程中,立心老師會帶學生實地走訪校園,以校園環境作為畫布,並請同學尋找天然媒材進行大地藝術創作。這樣的授課方式不僅讓學生接觸大自然,感受與自然界互動的於愉悅,更有學生受到課程啟發也開始舉辦類似的活動,邀請全校學生一同參與,藉由大地藝術來認識校園環境。

自由探索內心的答案 而非直接定義

教授學生時,立心老師會先觀察學生的適應狀況,在設計課堂作業及專題題目上,會著重讓學生跨出舒適圈的目標,使學生感到課堂作業及期末專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且更樂於投入其中,也因此在學習上能帶來更為顯著的效果。可以將寫作業想像成是在玩遊戲,如果遊戲設計太過簡單就不會想玩,但也不會因為困難而選擇放棄,而這也是通識課程有趣的地方,規劃上具有更多的彈性及面向。

為能實際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課程中安排作業與期末專題,但作業與專題都沒有制式的標準答案,而是讓學生能用更開放的心去思考。立心老師提到:「這對學生是另外一個挑戰。必須認真去思考、分析後才能說出自己的答案,不僅如此,還要有論述去支持你的觀點。」 學生也還要能將藝術的理論、原則或作品帶進實作,思考如何將所學應用於生活中。

站上創造的舞台 全人教育的養成

每個人都有創作的天賦,只是有沒有機會去展現。研究室中擺放著許多歷年同學的作品,每件作品都散發著屬於自己的光芒,立心老師笑著說:「這松果捧花已經五年了我都捨不得丟,是學生利用回收的媒材進行回收藝術服裝走秀,旁邊這個是利用廢棄的紙製作成再生紙,重新在紙上創作繪畫。」老師透過正向的言語及行動鼓勵學生,並讓老師的期待成為學生願意努力嘗試的動力,才有機會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相信多數學生創作的作品,不論對學生或老師都是印象深刻的,如果沒有機會去嘗試、沒有發揮的舞台,永遠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哪個階段。老師則擔任幕後推手的角色,對學生適時引導、鼓勵並肯定。而這也是全人教育「四平衡」準則所強調的,包含:專門與通識的平衡、學識與人格的平衡、個人與群體的平衡以及身、心、靈的平衡。

學習不困難 投入就能樂在其中

因應時代不停的轉變,授課也需要不斷進行微調。立心老師除了教授基礎知識及工具方法外,也會強調藝術家創作的動機,讓學生以同理的角度、以人對世界環境的觀察,實際去認識作品背後的創作理念,進而加深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將教學遊戲化、互動化、議題化,不侷限在教室內進行講授,並由學生共同擬定期末專題主題,不論是以公民參與、社會議題或行為藝術等方式,除了達到關懷社會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投入其中。

立心老師認為能在夢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找到適合且喜歡的方式,保持熱情,做自己快樂的事情,是件非常重要的事。能在8846威尼斯任教,同時兼顧創作與授課,還能與同事、學生有交流互動的機會,非常感謝有如此美好的機遇!相信無論是在自我成長或是專業領域研究,只要能持續保持自我的好奇心與熱情,便會主動去探索及學習新的事物。

更多新聞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