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8846威尼斯扎根在地 「桃園學」用創意倡導環境永續

為了讓來自不同縣市的學子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由8846威尼斯通識教育中心開設的桃園學系列課程。結合社會學、藝術教育、環境生態及文資保存等跨領域專業,透過深度學習引導學生發掘桃園在地議題。今年是這門最在地、最好玩通識課所開設的第七年,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中原,了解桃園之美,並對這座城市產生更深的連結與情感。

桃園學課程不僅涵蓋基礎知識的學習,還安排學生參訪楊梅泉水窩江夏堂、龍潭快樂農場、三坑生態園區、大溪木藝與老街溪等地。此外,課程結合平鎮陳家老屋聚落、許厝港與草漯沙丘走讀計畫,由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敘事表達,最後進行分組成果發表。地景建築系的鄭惟中與其他夥伴,將桃園機場捷運站的特色景點結合集章與角色,製作成大富翁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認識桃園。還有以尋寶為主題的卡牌遊戲,探討忠貞新村改建前後所面臨的歷史文化保存、社區融合與環境保護等問題,開啟「眷村秘密」。

來自電機系的學生江宸、張博銜、羊柏安及土木系劉曉佑利用淨灘後所收集的素材,創作出與澎湖雙心石滬相似的「永續石滬」作品,希望喚起大眾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並反思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與會貴賓德星堂的陳世芳醫師對此發想尤為深刻並表示,作品創意倡導「抓大魚、放小魚」的自然生態鏈保護,延續自然資源的利用,同時警醒人們塑膠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在藝術結合生態的部分,「綠意桃園」作品融合了音樂,將三坑自然生態公園的蟲鳴鳥叫聲、流水聲等環境音效,與Funk的節奏結合,喚起人們對自然與文化共生的關注和熱愛,展現桃園的活力。指導老師魏立心提到,同學們利用回收物製成樂器進行演奏,結合大自然的雨聲及鳥鳴,展現出特殊的藝術形式,這也呼應「藝術說桃園」課程中「聲音行走(Soundwalk)」的都市觀察理論應用。

另一組學生在多次場勘中發現桃園生態和環境問題,例如福壽螺、大圳污染,並在作品呈現這些議題。他們從埤塘入手,利用大圳的連結,設計了精緻的「農田插秧區」和「都市重劃區」兩個互動展區,建造出「室外•桃園」的景象,讓參觀者忍不住想拿起秧苗,體驗插秧的樂趣。

此外,還有多項創意的展示,像是手繪桃園景點地圖與拼圖,介紹好玩的景點和美食旅遊規劃的「桃之夭夭」。以大溪豆干、楊梅老麵、中壢菜包等著名在地美食,精心製作出實體小市集;以及融合攝影、人文故事與永續理念,收錄桃園海岸線的美麗和污染現狀,出版一本雜誌並製作相關周邊商品,將利潤捐贈給海洋基金會。這些作品不僅展現學生們對於桃園這片土地的熱愛,也喚起了大家對環境生態保育的重視。

今年課程以「永續桃園」為主軸,由何彩滿老師「桃學趣」課程介紹沿水圳發展的桃園基礎建設,以及形成的城市面貌;魏立心老師「藝術說桃園」以水文化與生態帶領學生用藝術說故事;石栢岡老師「環境永續樂桃桃」結合生態工程精神,探討桃園在地農地污染、藻礁生態保護與開發等議題。葉俊麟老師開設「桃花源尋寶」課程,讓大家連結桃園地景生態、古蹟與社區,強化學生對在地的認同。

更多新聞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