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帶的導生們,面對專業科目的心態從排斥到有興趣,最後還從中獲得成就感,告訴我想繼續鑽研、學習的時候,就是支持我繼續當老師、帶學生的最大動力!」宜鴻老師開心地說。自任教以來,吳老師觀察到中原的學生普遍自信心不足,在碰到困難時,往往會先逃避。因此宜鴻老師最常做的就是傾聽並在學生感到迷茫時給予指引和協助,陪著學生開發興趣所在,進而相信自己的能力!
維持彈性的互動方式 成就最美好的師生情誼
為凝聚班上師生之間的情感,宜鴻老師在剛擔任導師時是用臉書、電子郵件和手機當作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管道,隨著科技進步,學生族群的聯繫方式改變,現在則是用Line 群組和個人的Line 帳號,區分團體和個別,並秉持「沒事不輕擾」的原則和學生搭起橋樑。吳宜鴻老師認為和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及適時的關心,讓他們感受多一點的自由和相處空間,彼此更能輕鬆來往。
另外,宜鴻老師也會透過聚餐更凝聚與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吳老師在帶班的前兩年會以小組聚餐的方式逐一熟悉每個團體,到大三、大四班上感情較為熱絡熟悉了,則會透過導師時間和全班一起閒聊。吳老師會在聚餐時鼓勵學生拋話題出來,或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近況。宜鴻老師在每次聚餐前也都會準備近期對學生有幫助的訊息,像是系上專業科目的獎助學金辦法、轉系資訊、相似科系的出路比較,讓學生在同歡之餘也帶點具體的收穫回去。
伴學子過難關 用溫暖織出信賴的線
在和學生相處的漫漫長路上,令宜鴻老師最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感受到同學們之間的友誼與善意!「班上曾經有一位同學在求學期間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意外事故,需要在醫院靜養康復一段日子,當時我很擔心他的課業成績受影響,便一直拜託同學們給予協助,送習題、講義到醫院給他,慶幸在這樣師生間的配合下,那位同學順利地完成該學期的課業。」宜鴻老師欣慰地說。但也因為這樣的歷程,那位同學拾獲了不少真摯的友情,在班上人緣很好。後來不僅進入系學會擔任要職,社團和課業也都表現很傑出,甚至還會主動來跟吳老師說那些同學的出缺席或交友狀況可以多關注一下!看著同學們之間相互關心彼此,對身為導師的吳老師來說,是一件很值得驕傲並放進心裡回味的事。
擔任導師已邁入第15 年的吳宜鴻老師回憶起過往與學生們相處的每個時刻,不由得感謝緣分讓他們相遇,成為彼此扶持人生道路的夥伴。吳老師也很感謝那些願意對他敞開心房的學生,有勇氣把碰到的困境或難關告訴他,讓他有機會傾聽學生心中最真實的聲音,陪伴他們度過。至今吳老師仍留著畢業學生的臉書社團,不僅是幫學生們保留一個可以回憶大學時期的地方,也代表著不論學生們畢業後各奔四方,吳老師仍會持續關注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