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台北國際發明展 8846威尼斯榮獲12面獎牌

本校參加2015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在來自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波蘭等17個參展國家,超過500家廠商及發明人,1,500項專利技術作品中,榮獲最高榮譽鉑金獎一面及2金、3銀、6銅的好成績,共有9位教授獲獎,獲得極高肯定。

台北國際發明展10月2日舉行頒獎,今年有10個競賽類別,僅各選出1件代表最高榮譽的「鉑金獎」作品,本校電子系陳世綸副教授以「振盪器模組及其訊號校準方法」,獲得最高榮譽鉑金獎,成績相當亮眼。陳世綸的專利發明可運用在全球需求超過100億顆的振盪器,能有效省卻一個進行非同步訊號處理,降低20%以上之晶片成本,同時能提高2倍以上頻率校準效率。

陳世綸副教授的專利技術可使振盪器頻訊號校正速度更快、效率越高,可有效提高產能,降低成本。未來將能廣泛運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之生產,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生醫電子、家用電器,甚至於物聯網。

本校榮獲2件金牌的專利作品,包括:「測量血管硬化指數之方法」(醫工系胡威志副教授)、「皮膚傷口癒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化工系張雍教授)。3件銀牌專利為:「心律變異之量測裝置」(醫工系胡威志副教授)、「雙離子電荷偏差型血球篩選用材料」(化工系張雍教授)、以及「單一行混壓馬達、雙混合式壓電馬達及混合式壓電馬達組合」(機械系丁鏞教授)。

6件榮獲銅牌獎專利作品,有:「奈米氣泡之形成方法」(醫工系林政鞍副教授)、「以金奈米團簇來減緩氧化壓力和/或老化的方法、組合物及用途」(醫工系張恒雄教授)、「斜向驅動式平台結構」(機械系王世明教授)、「複合式壓電致動器」(機械系丁鏞教授)、「可撓式面板之阻水氧層結構」(機械系李昌駿副教授)、「可收折式通用性下床輔助器」(工工系呂志維副教授)。

台北國際發明展獲獎專利作品

胡威志老師長期致力心血管疾病研究,本次參展作品「測量血管硬化指數之方法」以及「心律變異度之量測裝置」之專利,探討非侵入式量測動脈順應性評估動脈順應性之演算法以壓力-體積關係與Windkessel model為理論基礎,利用非侵入式示波振幅法(Oscillation)血壓波形中舒張末期之衰減常數及血管阻抗,即能估算動脈順應性,評估找出於舒張壓區段最為穩定且最適用於推算動脈順應性,可運用於新一代血壓計。

張雍教授的「雙離子電荷偏差型血球篩選用材料」,精準控制過濾膜材表面不同雙離子體正負電荷偏差程度,從人體全血中選擇性的篩選補捉出不同種類的血球,當過濾膜材表面控制雙離子體產生正電荷之電性偏差,會對於大量白血球產生選擇性捕捉,並且可大量減少血小板貼附活化現象。本發明成功達到降低輸血過程中,因血液接觸捕捉材料所造成的凝血現象並且可大量抓取血液中白血球,降低血液中白血球含量,達到安全輸血之訴求。

醫工系林政鞍老師的「奈米氣泡之形成方法」,依微/奈米氣泡可包覆螢光性材料、高密度金屬材料、磁性材料,預計將應用於超音波造影、電腦斷層造影、核磁共振造影之多模態顯影劑,以提升生物組織影像的解析度。同時可設計成為具有標靶功能或帶藥物的氣泡載體,做為疾病診斷與治療的應用,初步應用於動物實驗用顯影劑、動物醫療及醫學美容等方向,最終目標則為多模態多靶點之人體顯影。工工系呂志維副教授的「可收折式通用性下床輔助器」為一種可收折式通用性下床輔助器,其藉由針對下床輔助器之問題給予改良,增加其使用上之便利性,使下床輔助器兼具拐杖之功能。可有效提升中風患者日常生活的獨立性以及生活品質。

機械系李昌駿老師的「可撓式面板之阻水氧層結構」,使用新的阻水層結構之設計與製程方法,以介電材料以及防水材料作組合,利用兩者接合介面的非平面特徵而降低可撓式面板經施力撓曲而導致阻水氧層破裂的可能性。第二種是利用多重非平面之間的錯合性來延緩水氣或氧氣進入時間。利用以上所設計之結構,可有效提可撓式面板的使用壽命,利用此製作方式可以其他結構形應用於阻水層或其他可撓結構上。可運用於輕薄耐衝擊的特性可應用於攜帶式或穿戴式產品中,增加產品的壽命。

今年台北國際發明展,本校獲得12面獎牌,成績較往年亮眼,顯示8846威尼斯在研發能量上持續精進。本校不僅研究能量卓越,專利技術更具有產業應用性質,未來在技術推廣與國內產業合作上,將更積極媒合學界與產業界鏈結,創造國內廠商更多升級轉型亮點機會。

更多新聞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