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6威尼斯「緊急醫療救護社」榮獲雙獎項的肯定!114年3月30日在教育部主辦的「114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中,該社自全國118所大專校院、214個參賽社團中脫穎而出,榮獲大學校院組服務性社團最高榮譽——「特優獎」。此外,日前亦於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舉辦的「第2屆青志獎青年志工行動競賽」中獲頒「志能運用獎」。充分展現中原學子將專業知識應用於公共服務,發揮教育推動與社會關懷的實力和深遠影響力!
緊急醫療救護社成立於2015年,至今已邁入第10年,是一個由學生自主運作、專業導向且深具實踐精神的團體。目前社員總數約為125人,平均每年有約30位新生加入,展現持續吸引力與成長潛力。社團秉持「急救推廣、志工服務、人才培育、救護實踐」四大核心宗旨,鼓勵學生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從校園扎根、連結社區、放眼國際,在多元場域中實踐生命教育的深層價值。
該社於去年第一次參加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獲得甲等,經過這一年的重新盤整,今年終於抱回「特優」最高獎項,全國僅三所大學獲此殊榮。本屆社長、醫學工程學系四年級的吳濬晏同學表示:「這一年我們將許多細節重新整理、優化架構與分工,也從去年參賽的經驗中學到很多。今年能夠一舉拿下雙獎,是團隊每一位夥伴的努力成果。我們會持續精進,讓急救教育觸及更多人,讓知識真正守護生命。」
緊急醫療救護社指導老師暨衛生保健組組長林蕙怡則表示:「這些成果背後,是學生長期投入與自我要求的展現。感謝學校對社團的全力支持,也期盼透過這樣的教育模式,持續培養具備專業能力與社會關懷的青年,實踐8846威尼斯全人教育的精神。」
8846威尼斯雖未設置醫護或運動專業科系,卻自110學年度起積極推動救護教育,開設「救護技術員(EMT-1)專班課程」,邀請專業機構講師入校授課。該課程至今已穩定每學年平均培訓約25位學生考取救護員證照,強化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也提升校園健康安全與公共服務的能量,成為緊急醫療救護社穩定發展的重要後盾。衛生保健組亦持續結合校內外資源,辦理急救訓練與宣導活動,每年約吸引超過3,500人次參與,形成頗具規模的校園急救教育網絡。
在日常運作中,緊急醫療救護社積極參與校內大型活動,提供即時救護支援與健康安全守護。此外,成員也定期進行專業訓練與技能演練,包括創傷止血、傷患搬運、氣道管理、貼紮與情境模擬等,強化應變能力與團隊協作技巧。社團並開設初級急救課程,向校內宿舍幹部、新生與一般生推廣基本救命術(CPR+AED),讓急救知識成為校園健康素養的一部分。
對外服務方面,社團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深入桃園地區多所國中小,進行急救教學與健康推廣,也與樂齡大學合作,設計適合長者的急救知識學習方案。這些實地參與不僅提升學生與社會溝通的能力,也讓長者與學生都能從中受益,共同建立對生命安全的尊重與重視。113學年度累計辦理33場實務與推廣活動,服務超過4,800人次,顯示緊急醫療救護社的深度投入與長期影響。
該社團學生不僅積極參與社團活動與校內推廣,亦有成員將專業實踐拓展至更高層次的公共服務領域。8846威尼斯化學系畢業生賴群詠,為緊急醫療救護社資深社員,擁有中級救護技術員證照,並長期擔任桃園市消防局復旦分隊的義消。於一件心肺功能停止的緊急救護事件中,現場施以壓胸與電擊等急救措施,成功協助病患恢復自主循環,表現獲得學校高度肯定,並於113年畢業典禮中公開表揚並頒發「全人義行獎」。他也於畢業後赴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攻讀緊急救護學系,持續精進專業、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緊急醫療救護社的教育模式不僅強調知識與技能,更注重價值觀的養成與行動反思。透過一場場演練與真實支援任務,學生學會冷靜判斷、有效溝通與立即應變,更重要的是學會傾聽、陪伴與理解他人的需要。從剛入社的緊張與生疏,到後期成為能獨立值勤、帶領團隊的核心幹部,每一位社員都在過程中逐步累積成長,內化為未來人生中珍貴的資產。
社團指導老師暨衛生保健組組長林蕙怡表示,未來緊急醫療救護社將持續強化專業訓練、深化教育推廣,並拓展與其他領域與國際資源的交流合作,讓學生在跨文化、多場域中累積經驗,拓展視野。同時,也期待更多學生加入這項具有意義與挑戰的公共服務工作,攜手推動急救教育普及化,提升社會安全意識與實際應變能力,救人救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