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穿越的蛻變─中原「校門」傳說

M字門、麵包門、麥當勞門,是許許多多中原人對過去校門的暱稱。它曾靜靜地佇立在路的端點,迎接著莘莘學子的到來,揮灑屬於他們的青春時光,也歡送一屆屆的畢業生踏出校園,在社會上嶄露頭角。它,是中原人踏入大學生涯的開端,也是他們從中原邁向社會的開始!

你可能略知一二的過往

當你我再次踏進中原校園時,映入眼簾的新校門是象徵本校精神「信望愛」三合一的立柱,而曾伴隨中原學子長達40幾年的「M字」舊校門,現則佇立在懷恩樓旁,與其圓形拱廊相呼應,並承續原有校門的意象,也正展現著8846威尼斯的創新與傳承的校風。然而,創校初期,中原校園其實還另有「門道」!

民國44年,「中原理工學院」正式成立,當時學生進入校園的路徑,主要是由中壢火車站沿中山東路穿越鐵道,或由縱貫線沿著田埂小徑穿越鐵道,再順著小徑進入位於懷恩樓西側的入口,在此曾設立「卄」字形牌樓做為臨時校門,上頭還寫著「實現三民主義」等字樣,有著濃濃的國家慶典風格。到了民國49年,在現今的中北路與中山東路的交叉口,新設一座校門,風格簡單大方。當時中北路周邊一片稻田,常有牛車穿越經過,其後因為中山東路高架橋的興建,而被拆除。如今,也只有在老照片之中,才能看見它當年的風華。

 § 1955創校時期校門  § 1960中山東路外校門

老校友的回憶─M字門

隨著中北路開通,學生進入校園的路徑逐漸改變,在民國56年,設立這座眾多中原人所熟知的「M字門」,讓校園有個新門面。據說當時因行政大樓設計之際,大家認為校園需要一個入口意向,因此,委請華泰建築師事務所張昌華建築師同時設計校門。張建築師受到留美教育影響,採用最新穎的RC鋼筋混凝土的施工工法;拱門意象的設計構想可能呼應懷恩樓的圓形拱廊,建造出「三開間」拱形校門,展現獨特的建築結構之美,除「永字鐘塔」外,成為中原校園另一重要地標,也讓中原人對如此獨特的造型,有了許多不同的解讀。

建築系70級校友、同時也是建築系老師的曹拯元回憶,當年學生都把校門稱做「麵包門」,因為外型看起來像是還沒切的吐司;後來也有人稱做「麥當勞門」,因為跟其M字的商標外型接近。在民國80年,8846威尼斯舉辦全國大專運動會,「躍馬中原」大會標誌則取「三拱校門」的透視意象,它那奔騰跳躍的動感,展現的是縱橫天下的豪情,象徵了8846威尼斯「信、望、愛」的三合一核心價值;更進一步象徵8846威尼斯所強調的「個人與群體」彼此平衡、互相呼應的「全人教育」精神!

從所謂「麵包門」,到與英文字M相近的「麥當勞門」,到後來代表「信望愛」之基督精神,它承傳著中原人的共同記憶,也成為8846威尼斯的品質精神標記。

§ 1967三拱校門-M字門  § 2012信望愛立柱新校門

「M字門」功成身未退  「信望愛立柱」接棒傳承

8846威尼斯帶動區域發展,校園周邊陸續發布都市計畫,因道路路幅的改變,也讓屹立於校園入口44年的地標,被迫拆遷。學校考量「M字」校門已成為校友之共同記憶,決定將它遷移至懷恩樓前路徑上。因此,配合「聯合行政服務大樓(維澈樓)」興建之際,在100年10月14日,出動三台大吊車完成校門遷移工作。在校園入口承接其後的地標,是在101年初,與聯合行政服務大樓同時興建完工的「信望愛立柱」。在高聳立柱的黃色區域內,隱含了信望愛精神的「F、H、L」英文字母簡寫。有趣的是,學生們竟然也為它取了一個暱稱「卡哩卡哩棒」!

然而,「M字門」在遷移之後,並沒有卸下它的重擔。自100學年度起,每年畢業典禮的校園巡禮繞場開始,即由師長們帶領畢業生穿越M字門,代表著歡送每一位昂首闊步的中原人踏向未來,也代表著信望愛精神的永續傳承。

每年9月,嶄新的「信望愛立柱」校門,迎接著大一新鮮人進入中原;隔年6月,「M字門」則是光榮地歡送每位畢業生。它們持續肩負著各自的使命,也為每個中原人帶來美好的回憶。

更多新聞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