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本校同仁改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人事室於本學期的教育訓練課程中,除安排流程管理與行政效率相關課程外,於3月26日上午9時至下午3時,邀請應用數學系副教授高欣欣,假科學館3樓會議室舉辦「21世紀創意問題解析研習營」。高欣欣副教授為本校「創意思解」課程授課老師,她在研習課程中,以趣味練習的方式,引導同仁們認識自己思維上的優劣勢,以及問題發生的起因和排解訣竅。
高副教授指出,每一個人隨著經驗與學習過程的差異,在思考及解決問題的方式上均有所不同。她利用”學習傾向評量表”,讓每一位與會者歸納出自己的思維方式。在學習傾向評量表中,透過自己對於各類型學習活動的喜好,可歸納出以下四種思維型態:(1)邏輯分析、歸納型,(2)條理型,(3)重視團體型,(4)創新求變型,例如:學校的會計室需要邏輯、歸納類型的同仁處理財務相關工作,行政部門即需要條理類型的人才協助支援各項業務的管理。
而這些思維型態同時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大腦中,但是由於累積的經驗不同,每一種能力間各有長短,使得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會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考與解決。此外,這些思維型態可透過訓練加以培養,高副教授鼓勵同仁們在工作及生活上,運用與自己個性不同的思維模式,發展自己較缺乏的思維型態。譬如:平常較少嘗試創新的人,偶爾可以想想20年後的世界,或不計代價的一口氣拍幾百張的照片,激發自己的想像力。
當瞭解自己思考的模式後,接著必須思考問題發生的原因。高副教授表示,問題發生的原因多來自於知覺、情緒、團體、表達四方面的障礙。在解說問題障礙的課程中,高副教授以英文字母分類、分數運算等趣味練習題,引導同學瞭解解決問題時容易發生的障礙。
為幫助同仁進一步熟悉解決問題的訣竅,高副教授請同仁們利用午餐時間,進行校園吸煙、公共空間遭破壞、學生作弊、詩班樂譜版權問題等議題討論,使同仁透過問題分析及解決過程,發掘盲點。
在同仁們分享彼此討論的結果後,高副教授針對同仁的決策過程,進行問題解決步驟的解析。她表示,問題的解決步驟可分為界定問題、建立願景、腦力激盪、決定策略、方案實施。高副教授進一步指出,界定問題就如同使用放大鏡觀察問題,將問題範疇進行確認,接著使用望遠鏡確立未來標的(建立願景)、運用萬花筒進行全方位的討論(腦力激盪),最後將所有觀點放到鏡子前仔細檢視方案的可行性,當決策一旦確立,組織內就必須同舟共濟一起貫徹實施。
在高欣欣副教授的精闢講解後,參與講座的同仁紛紛表示,此課程對於認識發展各面向的思考模式、瞭解問題的癥結,以及建立解決問題的架構有相當的助益,大家並希望人事室能繼續安排相關課程,協助改善工作效率及流程。